關於

關於

想更認識 Yi 姐?
Oct
16
選擇自由工作,讓我找到生命的平靜,擁有人生的選擇權

選擇自由工作,讓我找到生命的平靜,擁有人生的選擇權

「老闆好爛、通勤好累、工作好無聊、想遠距上班⋯⋯」 你是否對工作有過這些抱怨和不滿?想要換工作、躺平離職、Gap Year,甚至成為工作時間與地點自由的數位遊牧族;或者,成為創業家,過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由人生? 在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,這些抱怨我都有過。但當我真正踏入「自由工作」後,我才明白這個字詞的背後並不如人們想得單純和美好。
8 min read
Aug
31
為何大家都愛看逆轉勝?勇士隊以小搏大的新創哲學

為何大家都愛看逆轉勝?勇士隊以小搏大的新創哲學

我愛上勇士隊,居然是因為愛新創?! 曾經是大爛隊,後來的勇士王朝... 你也是勇士隊的球迷嗎? 我和很多人一樣,對看體育賽事不太熱衷 但在勇士隊逐漸崛起的2012年左右,卻成為了球迷! 而原因,竟然是因爲 熱衷新創!? 或許你們也和我一樣! 曾經,勇士隊爛到...無法賣票,只能送票 2008年剛到舊金山灣區時,聽朋友說: 「哦!
3 min read
Aug
10
賣命實習卻沒獲得 Return Offer,是我能力不好嗎?——美國職場給我的「震撼教育」

賣命實習卻沒獲得 Return Offer,是我能力不好嗎?——美國職場給我的「震撼教育」

如果你即將畢業,實習又快結束,這時,你注意到公司正在招收全職員工的廣告,你會怎麼想? 「怎麼沒有找我?!」你心裡突然覺得很慌,質疑難道是自己實習表現不好嗎? 這個故事主角,就是我。當時,我內心小劇場爆棚,覺得自己一定是能力不夠,才會被公司忽略。 在美國沒實習過,對求職極度不利 在美國,大學生大多在畢業前就有實習經驗,沒有經驗的畢業生,在第一份工作求職時會非常吃虧。
7 min read
Jul
24
改變三大消費模式,幫助你度過在美生活的初始難關

改變三大消費模式,幫助你度過在美生活的初始難關

如果你正在臺灣工作和生活,你可能習慣經常外出用餐,有時來杯波霸奶茶當下午茶,感冒的時候就到家附近的診所看醫生,搬新家的時候逛 Ikea 買傢俱,買房買車以買新房和新車優先?如果人生後續計畫搬到美國,上面提到的這些習慣和消費模式都得再重新思考,而這也是為什麼,不少在臺灣工作生活過一段時間的朋友移居美國後,常會感到不適應的原因。 儘管美國薪資比臺灣高,但同時消費也相對高,如果是在消費特別高的地區,如矽谷和紐約,必須大幅度地改變消費方式,才能夠度過一開始的陣痛期。等到工作一段時間,
9 min read
Jun
08
「是為讓人類過更好,還是為助長資本主義?」從辦公室向來不缺的零食,看矽谷的極端社會如何形成

「是為讓人類過更好,還是為助長資本主義?」從辦公室向來不缺的零食,看矽谷的極端社會如何形成

看著辦公室廚房碗盤堆得跟山一般高的水槽,手上拿著空咖啡杯的我,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。後來的我,選擇了把手上的咖啡杯,小心翼翼地堆疊到那堆碗盤上,以為自己在玩疊疊樂。 坐落於矽谷的科技公司大多會提供免費的餐食、飲料、咖啡等等。同時為了提倡環保,大多數的公司,也都會提供可重複利用的碗盤、杯子等餐具。然而,這卻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,那就是這些餐具到底該由誰來洗? 聽到這個問題,對美國人來說答案很簡單,洗碗這件事當然就是交給洗碗機啊。
9 min read
May
18
我曾花了畢生積蓄, 只為證明自己能擁有:我與金錢的愛恨糾葛

我曾花了畢生積蓄, 只為證明自己能擁有:我與金錢的愛恨糾葛

最近有很多文章在討論矽谷人哭窮,也有很多文章在探討為什麼會有這種哭窮的現象。 今天我不想討論矽谷人哭窮,也不想探究為什麼有哭窮的現象。 我想來聊聊,我與金錢的關係。 如果我與金錢的關係能做一個健檢,大概整本報告都會是紅字吧。😵 金錢能帶來自由🗽 - 我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長大,經濟條件不算富裕,但是從也沒缺乏過什麼。我父親的工作是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,母親結婚之後則專注於家務和帶小孩。 「你一定要有一技之長,一定要能養活自己。」 雖然我不記得母親有明確教導過我這一點,但是這種觀念深深烙硬在我和姐姐的心中,並一直影響著我們接下來的人生。
9 min read
Apr
24
比起取代人類,你更該擔心 ChatGPT 的 3 大面向x

比起取代人類,你更該擔心 ChatGPT 的 3 大面向x

「你是一名文案師,以下是我的自介,請幫我把文案變得更易讀、專業、而且吸引人⋯⋯」 自從我發現各種 ChatGPT 的「咒語」過後,我立馬就付費訂閱,每天都和它玩得不亦樂乎,無論是文案修改、撰寫推薦信、解決程式相關問題,都交給了它。不過,身為工程師,在一陣全民 ChatGPT
11 min read
Mar
23
矽谷新創CEO的裁員秘辛:從新創到創業的心路歷程

矽谷新創CEO的裁員秘辛:從新創到創業的心路歷程

猶記以前在工作時發現,公司裡前幾天還在聊天的同事 A 已經有好幾天沒來上班了。不過同事不見人影的這段期間,也沒聽他說生病了,看著空著的座位便決定關心他一下: 「你怎麼沒來上班?」 「唉⋯⋯等等你下班來跟我們一起碰個面吧。」 碰面之後,才知道他因為和主管理念不合,被非自願解僱了。 作為曾在新創公司工作的人,裁員對我早已經不陌生。不過,最近這一波裁員的原因有些特別。根據我的觀察,除了常見的資金緊縮、財報不如預期之外,
10 min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