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min read

你也被「結果」綁架了嗎?解放創作焦慮,從愛上「過程」開始

被按讚數與銷售業績追著跑嗎?這篇深度剖析結果導向焦慮根源,結合自由工作者實例、行動清單與心態轉換,帶你把成功定義拉回可掌控的每日投入,遠離拖延與自我懷疑,重燃創作動力與長期韌性,找回自信,讓好成果水到渠成。
你也被「結果」綁架了嗎?解放創作焦慮,從愛上「過程」開始
Photo by Hussain Badshah / Unsplash

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樣的體驗?

花了好幾個小時寫好了貼文,按下送出鍵後,卻只得到三個愛心,一個是你爸爸、你媽媽和伴侶。苦心籌備數月,精心打造出一款產品,好不容易上市,業績卻慘不忍睹。

於是,你開始懷疑自己。

  • 「是不是做錯了什麼?」
  • 「這個點子肯定有問題!」
  • 「也許我根本不適合⋯⋯」

最後,你乾脆放棄,決定「算了,不要再繼續了」

如果這段描述說中了你的心聲,我想告訴你:你不孤單。我們都活在一個被「結果」綁架的時代。

這種對結果的執著,正是偷走我們夢想、扼殺我們創意的元兇。今天我想跟你分享,如何將焦點從無法控制的「結果」,轉移到自己可以掌握的「行動」,徹底解放你的焦慮。

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結果?

從進入教室的那一天起,我們就被訓練成追尋結果的機器。一百分等於好結果,六十分便是不及格。老師一句「這題會考喔」,我們才願意抄筆記,我們漸漸放下了好奇心,只剩下「如何拿高分」。

踏入職場後,成績單變成業績與 KPI,達標就能加薪升職,沒達標就可能被降級甚至裁員。於是,我們開始研究怎麼 Game the System,用最小的努力換取最大的回報,只做安全、可預期的事情,遠離那些真正重要、具突破性的工作。

我們被教育得要聚焦在「結果」上,訓練成追尋「好的結果」的機器。

整個社會都在告訴我們:過程不重要,結果才是一切。

行銷大師 Seth Godin 在《Stop Stealing Dreams》演講中,把這種制式化的教育比喻為一座工廠。這座工廠的目標,是訓練出能夠遵守指令、產出標準化成果的螺絲釘,而不是鼓勵獨立思考、擁抱獨特性的創作者。

這個體制與我們達成了一筆交易:只要你照著我們給的藍圖走,你就能得到被承諾的「成功」——好成績、好工作、穩定的生活。我們被教育成,只要專注於拿到那個最終的「結果」,一切就沒問題了。

但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裡。

當你只在乎「結果」,焦慮和平庸便隨之而來

過度專注「結果」,讓我我們陷入無止盡的循環

  1. 害怕失敗: 擔心得不到「好結果」,不敢嘗試新事物,只敢選擇最安全、最平庸的道路。因為「這件事可能會失敗」,而決定提前放棄,許多有趣的點子就胎死腹中。
  2. 內在焦慮: 《專注力協訂》一書中提到,分心的根源往往是為了逃避痛苦。面對寫作的困難、創作瓶頸時,那種「可能結果不好」的焦慮感,讓我們下意識地拿起手機,滑起短影音來麻痺自己,或者,躲進能速得成就感的遊戲裡。
  3. 失去創意: 當滿腦子想著「這個做法能不能帶來流量?」、「這樣說話客戶會不會買單?」,焦點就不再是「如何創作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」,而是「如何迎合演算法與市場」。創意,就在這樣的算計中被消磨殆盡。
  4. 短視近利:許多企業只盯著結果,犧牲客戶信任,選擇偏門捷徑,背離初衷與願景,反而讓企業壽命更短、更危險。

那麼,我們要如何跳脫這樣的循環?難道只能無止盡地追尋成果嗎?

將「結果導向」轉為「過程導向」

好結果源於紮實過程;要有結果,先得走過過程。

這個世界不斷要我們盯著結果,但我們常忘了——好結果誕生於紮實的過程。要有結果,先得有過程。最大的陷阱在於:它讓我們羨慕他人結果、追逐他人成就,卻忽略了自己腳下的步伐。

所以,要跳脫過度專注「結果」的惡性循環,我們可以刻意練習,把焦點從無法完全控制的「結果」上,轉移到你能夠100%掌控的「過程」。

也就是:重新定義成功。與其定義成功爲某一個你沒辦法控制的終點,不如定義成功為你願意、能夠控制的投入。

假設你是一個內容創作者,與其訂下像是漲粉 1000 人這樣的目標,不如改為:

  • 我「每天」要花 20 分鐘寫作或發想內容
  • 我「每天」要花 15 分鐘與粉絲或潛在受眾互動。
  • 我「每週」要花 30 分鐘學習一項與行銷相關的新技能。

或者,你是一位創業家,與其訂下像是年收入一百萬的目標,不如改為:

  • 我「每週」要嘗試一種新的銷售方法。
  • 我「每週」要與 5 位潛在客戶進行深度對談。
  • 我「每次」對談後,都要記錄下 3 個學習到的新洞察。

看出來了嗎?粉絲增長和營收高低,受到市場、運氣、演算法等太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。但你每天投入多少時間、每週見幾位客戶,這些行動是你自己可以完全決定的。

當你專注於完成這些「過程」,而非焦慮於不可知的「結果」時,你會發現:

  • 焦慮感降低: 因為你每天都能確實地完成目標,獲得成就感。
  • 行動力提升: 你不再害怕失敗,因為你的目標是「行動」本身。
  • 結果自然來: 持續且正確的行動,最終會累積成你想要的結果,這幾乎是必然的。

他們只看結果,但你要享受過程

專注過程似乎違背直覺,卻是少數真正通往長期創作與創業韌性的道路。

當你真心愛上創作、創業的過程,你會發現,那些讓人分心的追蹤數、市場反饋,只是實驗的一部分。而那些別人稱羨的成果,不過是水到渠成的禮物。

如果你也相信過程的價值,厭倦被結果綁架的生活,歡迎你來找我聊聊。讓我們一起,成為一個不被結果束縛、專注過程、深信自身能力的創作者與創業家。

預約我的免費 1:1 極簡創業陪跑體驗(每週僅開放 2 個名額,30–60 分鐘):

適合對象

  1. 有專業但創作常卡住,想開始穩定輸出
  2. 已嘗試經營社群,不知道怎麼收第一筆費用
  3. 想用最小成本驗證點子,缺清晰流程指引
  4. 希望把手動工作減少,想導入 Notion/Make 之類工具

我們將一起⋯ 

  1. 釐清創業整體卡關,找出當前最優先行動
  2. 拆解創作卡點,給出 1 個立即可用的穩定輸出策略
  3. 評估題目市場性,給出 1 種最小成本驗證方法
  4. 找出銷售卡關,協助設計第一個收費切口
  5. 初步診斷流程,列出 1–2 個最值得先自動化的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