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一樣的時間,翻倍收入:給以服務為核心的一人創業者的 3 個升級策略
靠提供服務創業,是很多創業者最直接、最低成本、也最可行的起點。
你有一技之長,開始幫客戶解決問題,也接到越來越多案子。終於,收入穩定了,你不再只是斜槓、接案,而是靠自己的專業撐起了一人事業。但你很快會發現一件事:用時間換錢,能夠賺到的錢有限。你的收入永遠跟「工作時數」綁在一起。
簡單來說,收入 = 你的時薪 x 總工作時數
如果想要賺得更多,就只能加班、犧牲玩樂和睡眠時間。但時間是固定的,一週七天、一天二十四小時就這麼多,就算投入全部的時間,提供服務換取翻倍收入,也不是一個長久可行的策略。
那麼該怎麼辦?我想跟你分享三個方法,讓你用一樣的時間,翻倍自己的收入,甚至開始打造不依賴自己時間投入的事業模型。
策略一:如何讓自由接案者成功漲價?關鍵是讓對方覺得賺到
我們先從最直覺、也是最難啟齒的一件事開始:漲價。
透過漲價,你可以提升每單位時間的價值,進而翻倍自己的收入。
當然,你也許會說:「客戶會接受嗎?以前一小時收一百,現在怎麼收一百五?他們一定會抗議啊!」——沒錯,他們真的有可能會抗議。誰都不喜歡漲價,但是,客戶接受不了,可能是因為他們忽略了日益增加的生活和事業成本,更沒有看到你提供的價值提升了。
遇到這種狀況,很多接案者會建議:放生不願接受漲價的客戶,去找願意付更多的新客戶就好。這樣比直接漲價更快。這是個有效的方式,但我自己更傾向維持長期信任的合作關係,因此我選擇另一種做法——透過提升服務品質來漲價。
我原本的角色是單純寫程式的工程師,後來才慢慢轉型,幫客戶建立整套系統、建立團隊,參與策略規劃等等。這已經不只是「寫程式」,而是全面地幫助客戶解決營運問題。我的收費提高了,但客戶感受到的,是「只多花了一點錢,就多了一個技術長」。
有些人的漲價策略是誠實地告訴客戶:「我升級了電腦、多了一些軟體訂閱費,成本變高。」這個說法合理,但還不夠有說服力。畢竟那是你的成本,不一定直接關聯到客戶的好處。
要讓客戶接受漲價,你得讓他們明白:這筆錢花得有價值。像我升級了 Zoom 的高級帳號,可以自動生成逐字稿與會議摘要,等於我提供的不只是「會議對話」,還多了「精準記錄與整理」,甚至節省了一個助理的時間。這樣講清楚,客戶更容易接受新的價格,甚至覺得物超所值。
比起說「我的成本上升了」,說「用高一點點的價格,你可以獲得更多。」來得更有說服力。
策略二:極簡創業也要有系統:模板化讓你交付更快、賺得更多
接下來的第二個方法,不是讓你收更多錢,而是讓你花更少的時間賺同樣的錢。關鍵在於:把你常做的事「變成系統」或「建立模板」。
我們先來看典型的接案流程:找客戶 → 接案 → 執行 → 收款
假設整個流程要花一週,系統化的目標就是:縮短「從找到客戶到收到錢」的總時間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是一位幫老師做網站的設計師,與其每次都從頭設計,不如聚焦在同一類型的客戶,把流程模組化。首頁、報名頁、付款頁都做成套件,下次接案只需要稍作修改,就能快速交付。
教學服務也一樣。你可能發現自己常常在一對一的時候,講重複的內容,回答重複一批問題。你可以把這些重複的內容和常見的問題錄製成影片,讓學生在諮詢前先看完影片,再用時間處理他們更具體、個人化的提問。你省時間、對方也能得到更精準的幫助。
這也不限於服務本身,流程中的任何一個步驟,都能優化,達到「加速」的目標。像是你可以建立標準化的報價單格式、讓客戶自己從頁面填表、簽約、付款、使用廣告讓自己更快找到客戶等等⋯。
有了這些模板,你的服務不但更快,也更穩定、更專業。這就是「提升時薪」的另一種路徑:不靠多收費,而是靠減少工時。
策略三:從手動到自動,用工具和外包釋放時間
一人公司不代表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。當你懂得釋放時間給工具與團隊,你才能把注意力放在策略與創造價值上,而不是忙碌本身。
在第二個方法的執行過程中,你會發現,有些事情,其實不需要你做。「自動化」和「外包」不僅僅只是「加速」,更是釋放你的時間的方法,如此一來,你可以專注在更有價值的工作上。
你的系統中,是否有一些重複性的工作?這些重複性的工作,可以透過軟體、或是人力來取代。
像以前每次活動後,我都要一筆一筆把報名者手動加入電子報系統,有時候太忙就會忘記。後來我改用自動化工具,只要有人填報名表,系統就會自動加入名單、發送後續信件、更新 CRM 系統。從此,再也沒有「漏加名單」的事。
又例如,我現在接顧問案時,會將技術執行(如寫程式)外包出去,我自己只保留策略設計與客戶溝通的部分。這樣不僅提升工作效率,也讓我能接更多案子,或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內容創作與品牌經營上。
很多人會以為自動化或外包很複雜,但其實不難。先觀察你在哪些地方經常「做一樣的事」、或是「拖延去做的事」,那些就是最適合自動化或外包的起點。也可以從你已經在用的工具開始,像 Zoom、Notion、Google Calendar,其實都內建很多可以自動處理的功能。只要願意花一點時間學,會發現效率提升是立即可見的。
你不是只能做服務,也能賣系統:打造一人公司的可複製收入
當你的流程成熟、方法穩定,別忘了它們也可能是別人需要的資源。從 SOP 到模板,從諮詢架構到數位商品,這些都可以成為一人公司的被動收入來源。
許多線上課程主理人,就是把自己整理出來的 SOP、模組化流程,包裝成系統販售。不管是網站模板、Notion 工作板、教學腳本,甚至是教人接案的策略課程,只要你設計得好,就可以「一次製作、無限販售」。
當然,我也要老實說:這些「別人的系統」未必適合每一個人。你買的不是保證成功的方法,而是他們走過的路和其中的觀點。真正能讓這些系統發揮價值的,還是你自己的執行力和調整能力。
所以我鼓勵大家:可以參考,但不要複製。你要建立的是適合你自己的那一套節奏與方法。
成為生活的設計者
回頭看,其實作為極簡創業的實踐者,我們追求的,不只是收入,而是更有選擇權、更自由的生活。
如果你也有這樣的願望,那麼從今天開始,不妨試著問問自己:
- 我能不能讓服務升級,讓客戶願意多付費?
- 我有哪些事可以系統化、模板化,讓流程更順?
- 我有哪些事可以透過工具或他人處理,把時間空出來?
當你願意一步一步優化這些環節,你就不只是接案,而是在經營一套長久可持續的微型商業模式。
願我們都能從接案者,慢慢走向創業者,再走向生活的設計者。
Member discussion